NBA专家评CBA外援,政策短板多,影响联赛口碑,选外援难。
在资深篮球媒体人“球圈赵探长”的社交平台上,一场关于CBA联赛外援政策的热烈讨论正在进行。这次,NBA选秀专家Jonathan Givony与国内知名篮球界人士刘家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Givony在交流中明确指出了CBA外援政策存在的诸多短板。他特别提到了外援合同的不稳定性,这一现象让俱乐部有了随意更换外援的权力。这一季,这种情形尤为突出,许多球队频繁更换外援,有的甚至在短短一个赛季中换了多批外援。
更为严重的是,那些被替换下来的外援,当赛季几乎无法再在CBA的其他队伍中找到工作。这样的情况不仅对CBA联赛的口碑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CBA在国际篮球圈的声誉。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外援对CBA望而却步,对俱乐部的外援引进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同时,Givony还表示,目前CBA的赛程安排过于密集。在这样的赛程下,球员们需要短时间内参与大量比赛,往往很难保持每场比赛都处于最佳状态。这不仅影响了比赛的质量,也间接影响了整个联赛的竞技水平。
Givony进一步提出,如果CBA继续实行四节七人次的外援政策,那么对外援政策进行补充和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革外援政策并合理安排赛程,才能确保CBA联赛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从内部角度看,CBA外援政策的这些问题源于俱乐部的短视行为。为了追求所谓的“最佳适配”球员,俱乐部频繁更换外援,却忽视了稳定战术体系的重要性。这样做不仅无法建立稳定的战术体系,还会导致球队成员之间无法充分磨合,从而影响比赛的观赏性。福建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一个赛季频繁更换外援,最终导致战绩垫底。
从联赛层面看,缺乏完善的外援政策规范是导致乱象的根本原因。对于俱乐部换外援的次数和条件没有明确的限制,这导致了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此外,对于被裁掉的外援不再就业的限制也显得过于苛刻和不人性化,这不仅让其他外援感到寒心,也使得CBA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欧洲联赛、NBA发展联盟等都在积极吸引优秀球员。而CBA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使得其在国际篮球市场的竞争力减弱。优秀的外援被其他联赛抢走,CBA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些实力稍逊的球员,这样不仅拉低了联赛的整体水平,还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关于赛程密集的问题,虽然CBA希望通过增加比赛场次来提高曝光度和收入,但这也需要考虑到球员的身体承受能力。在密集的赛程下,球员们需要不断奔波于各个赛场,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和调整状态。这会导致比赛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观众的观赛体验和赞助商的兴趣,最终影响联赛的商业价值。
因此,CBA真的需要认真考虑改革外援政策并合理安排赛程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联赛的口碑和吸引力不继续下滑,也才能让CBA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篮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