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江苏肯帝亚三年兜售球队未遇合适买家
根据媒体人付政浩与球迷的交流中,爆料了关于肯帝亚球队是否正在出售的话题。他表示,这支球队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在寻求合适的买家,但似乎并未找到理想的接盘方。付政浩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全国各地区不乏实力强大的企业,然而对于赔钱的买卖,现在许多企业都选择了敬而远之。
江苏肯帝亚篮球俱乐部在2015年成功接手江苏男篮,这得益于南钢集团与肯帝亚集团的转让协议。肯帝亚集团以5000万元的价格购得南钢集团所占的70%股权,从而正式接手江苏男篮,并将其更名为“江苏肯帝亚”。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认为是性价比极高的交易,也得到了江苏体育局的高度认可,为江苏篮球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自接手以来,江苏肯帝亚的经营思路似乎经历了一些变化。从19-20赛季开始,除了长期未能进入季后赛之外,全华班征战CBA联赛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本土球员的竞争力不足,外援投入的缺乏,使得这支球队遭到了不少球迷的吐槽。这种不愿意投入和难以保持一线经营思路的做法,或许也让球队的价值受到了影响。
此外,球队还遭遇了外界极为关注的“消极比赛”风波。这次风波给球队带来了高达5百万的罚款,同时史林杰和李楠也遭到了重罚,并且取消了该赛季的成绩。这也无疑给江苏肯帝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那么,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江苏肯帝亚究竟值多少钱呢?根据新华社的报道,CBA球队每年的参赛权分红大约为3000万左右,再加上球票和周边产业的收益,一支球队的年收益达到3-5千万应该不是难事。然而,面对CBA董事长所提出的10个亿的估值,新的企业接手几乎成为不可能。随着中国篮协和CBA公司的办赛权合同即将到期,究竟是保持稳定还是选择扩军为主,目前还无人知晓。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CBA球队的市场价值大幅度缩水,那么肯定没有企业愿意接受这样的江苏男篮。而如果报价与其他同级别球队差距过大,肯帝亚也不太可能大亏本甩卖。因此,江苏肯帝亚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市场行情、企业经营策略、以及外部风波的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