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晓彬:中国男篮风格未定,频繁模仿美欧。
北京时间2月27日,中国篮球界资深名宿巩晓彬在刚结束的2025 CBA全明星周末嘉年华上发表了一番引人注目的评价,特别是关于中国男篮体系的不稳定性问题。
他指出,中国男篮目前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在过去,我们的篮球风格多变,一会儿模仿美国队的小快灵,一会儿又倾向于欧洲队的快准灵。这导致了我们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缺乏稳定性。此外,外籍教练的引入曾一度造成“水土不服”,未能有效调动国内球员的斗志和积极性。然而,像郭士强这样的本土教练,对国内球员的了解更加深入,能够更好地激发球员的精气神。
当前,虽然年轻球员身体素质出色,更愿意在外线投射三分,而不愿意承担内线的脏活累活。这种打球方式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球员从小接受的理念。然而,年轻球员在聪明打球方面仍有欠缺。例如,像张镇麟和杜润旺这样的球员,拥有两米以上的身高,却缺乏在低位与矮个球员对抗的能力。他们更多地选择在外线进行持球突破,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高优势和强项。
巩晓彬的直言不讳引起了球迷的广泛讨论,有人称赞他为“大师”,认为他比许多其他名宿教练更敢于说真话。他不仅点名了某些球员在打球方式上的问题,也揭示了中国男篮在风格形成上的困境。
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男篮确实需要在风格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前主帅乔尔杰维奇推崇阵容的高大化,使得很多一米八以下的后卫难以入选国家队。然而,随着乔帅的离职,中国男篮在风格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现在,更多的后卫被纳入国家队,甚至在集训队中达到了十名之多。郭士强教练更倾向于使用三后卫的紧逼防守战术。
不同的主帅有不同的用人策略和风格,但对中国男篮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和风格。这样不仅能提高球员的比赛表现,也有助于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巩晓彬的直言不讳为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