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全明星盛宴,为何舆论反应平淡?

24直播网 2025-03-04 01:26:00 142

导语

【文眼】CBA全明星周末的盛况与传播效果的落差,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即使活动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但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和影响力却未能达到预期,这无疑给CBA公司管理层敲响了警钟。在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今天,如何确保CBA赛事的传播破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丨张宾

图片丨来自网络

昨日,2025年的CBA全明星周末在长春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与以往不同,无论是赛事内容还是形式都有所突破,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场盛大的赛事在舆论场上并未形成预期的破圈效应。正赛当晚,微博热搜榜上关于赛事的话题寥寥无几。对比之下,即便是乒乓球的一个级别不高的赛事决赛,都能在热搜榜上形成霸榜之势,这种落差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CBA全明星周末的举办难度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尽管群星云集,但走形式的正赛让人感到乏味,曾经最吸引人的扣篮大赛也难以推陈出新,新秀赛则显得味同嚼蜡。这几年,NBA为了拯救全明星周末的颓势,在正赛赛制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科比去世后的那届全明星周末算是特殊情况,更多是依靠情怀拉动了收视率。

与NBA全明星周末相比,CBA全明星周末在卖点上显得更为匮乏。曾经的星锐赛缺乏星光,资深球迷都难以完全记住队员的名字。近年来,虽然引入了大学生队伍增添了一些噱头,但依旧难以掩盖其内在的不足。受限于球员的身体素质,以国内球员为主的扣篮大赛一度让人感到尴尬。正赛中缺少外援的情况也使得扣篮等精彩瞬间变得稀缺。

尽管如此,CBA一直尝试通过改制来增加全明星周末的吸引力。像矣进宏、陈登星这样的草根扣将出现在CBA全明星舞台上,为扣篮大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拯救了曾经收视率惨淡的扣篮大赛。

2025年的CBA全明星周末时隔24年重返长春,“虎王”孙军担任东道主。这次活动不仅聚集了96黄金一代与吉林元老队之间的情怀之战,也是CBA30周年的献礼环节。我们能看到刘玉栋、王治郅、胡卫东、巩晓彬、巴特尔等传奇巨星重新披挂上阵,这让老球迷们感慨万分。

全明星周末期间举行的向传奇致敬环节在CBA和NBA都屡见不鲜。然而,传奇元老赛的上演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其他项目如足球和网球中,各种元老赛已经让球迷们有些审美疲劳,而篮球元老赛却相对稀缺。这主要与篮球项目的特殊性有关。篮球运动员在退役多年后身体机能下降明显,再打篮球的难度较大。但球迷们观看这些传奇球星重现赛场,更多的是怀念自己的青春,而不仅仅是看他们扣篮或打出行云流水的进攻。

姚明作为中国篮协的前任主席,几年前就有举办元老赛的构想。他在“2019五棵松篮球发展论坛”上表示,只要保护好球员的身体状态,“黄金一代”的回忆应该被重新点燃。几年后,这一构想终于在CBA全明星周末上得以实现。这不仅是给姚明的一种慰藉,也为CBA的全明星舞台带来了新的看点。我们可以期待96黄金一代和08黄金一代在未来全明星舞台上的对决,这将是一场跨时代的较量,引发无数球迷的猜想和期待。

然而,这一届元老赛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央视并未对此进行直播,而是选择了在咪咕上进行独播。很多球迷都是在抖音、微博等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相关切片后才知道这场赛事的存在。这无疑让元老赛的价值大打折扣,也暴露出传统媒体在赛事传播中的局限性。

传统媒体的衰落使得原本话题度十足的CBA全明星周末暗淡了不少。媒体本应是放大器,帮助赛事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但现在看来,媒体的放大器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这也是这一届全明星周末不够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自媒体业态的崛起和传统媒体的式微,短视频已成为内容传播的核心载体。然而,这些平台的传播逻辑是基于推荐算法的,导致关注CBA全明星周末的球迷会看到大量内容,而不关注的人可能完全刷不到相关内容。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的缺失使许多动人的故事无法传播出去使得大众

上一篇:银行员工变扣篮王!陈登星飞跃7人,超乎想象!

下一篇:浙江男篮签美籍球员内姆哈德